400-
664-0036

官方微信

首页 > 干细胞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持久,摆脱药物依赖

发布日期:2024-02-18 点击: 19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持久,摆脱药物依赖!咨询+【微信:nygxb69 电话:19875178832】了解更多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方面问题,可以进行一对一咨询详情;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由医科大学研发团队组成的细胞研发中心,有医院应用靠谱更放心!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可以用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1、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就像有100个人的工作要完成。

2、你原来有100个人。20个人离职;30个人生病,无法工作;20个人在睡觉,不工作;只有30个人在超负荷工作,这个时候就叫做“代偿”;

3、如此下去这30个人很快就会累垮,此时就叫“失代偿”。

4、吃药——就像让剩下工作的人加班工作,于是工作的人更累,无法保证工作质量,从而于是加速身体的失代偿。

5、注射胰岛素——就像雇佣临时工,但是这些临时工没有责任心,工作效率和效果低下,延误了工期,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料成本,导致血糖不稳定仍会出现。即使血糖稳定,也依然很难避免并发症。

尽管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众多,但目前仍无有效治愈办法,现有的治疗虽能控制高血糖,但不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无法有效阻止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全球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有效案例,干细胞也成为了继手术和药物之后,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持久,摆脱药物依赖!

干细胞疗法,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早在2010年前,就有研究团队发现干细胞能改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后也获得了大量实验结果支持。目前研究认为,干细胞在调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纠正糖代谢紊乱、改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血糖及糖耐量值、控制或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延长糖尿病患者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极其独特而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于国内率先采用异体BM-MSCs/UCB-MSCs移植治疗了23例I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异体MSCs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达70%~80%;异体UCB-MSCs与BMMSCs的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性良好。

2021年5月,美国综合性学术医疗系统Mass General Brigham 把“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的技术评为“颠覆性技术”Top12!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与再生功能,可以促进受损伤胰岛β细胞的再生修复,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同时,干细胞还能通过其分泌的外泌体,促进细胞对糖吸收,改善胰岛素抵抗。

干细胞疗法还能清除糖尿病并发症的潜在隐患。比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也是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干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再生,通过分化、融合和旁分泌的作用,促进损伤坏死的心肌和血管再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包括:

1、促进β细胞再生:修复与再生功能支持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的修复、胰岛结构的改善;

2、保护胰岛β细胞: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能力,能保护胰岛 β 细胞,减少因自身免疫导致的损伤;

3、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于肝脏、骨骼肌、脂肪等靶器官,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4、免疫调节,改善组织微环境:干细胞旁分泌效应能改善组织微环境,促进胰岛损伤修复。

干细胞治疗的治疗案例

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胰岛细胞的缺乏。其难以被攻克的原因是由于I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具有多克隆特性,且具有多重的免疫调节紊乱的特征。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是治疗I型糖尿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案例:

案例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开展的一项干细胞教育疗法治疗I型糖尿病临床试验,经过全球招募患者,2017年8月已有40例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均有所降低,反应胰岛功能的C肽下降速度较对照有所延缓,有的甚至在随访的15个月期间,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

案例二

2021年,南京市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朱大龙教授团队,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I型糖尿病重复移植:一项开放、非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53例(成人33,青少年20)I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研究。MSCs组27例接受治疗,对照组26例。MSCs组剂量,1×10⁶/kg,静脉输注2次,间隔3个月。

随访1年,11名(11/27,40.7%)MSCs受试者组的达到临床缓解,显著高于对照组(3/26,11.5%)。其中3名MSCs治疗的成年人实现不依赖胰岛素,并在3-12个月内保持不使用胰岛素,而对照组没有。MSCs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提示,对于新发I型糖尿病患者,重复1次注射MSCs是安全的,可能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治疗表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利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纠正I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作为一种新颖的疗法,已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Ⅱ型糖尿病

得益于干细胞的归巢能力及旁分泌功能,干细胞能够自动迁移到受损部位并释放细胞外囊泡、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以调节免疫反应和修复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胰岛β细胞的再生。例如其中的生长因子(IGF-1、HGF和VEGF)能刺激细胞增殖和组织重组,而分泌的抗炎因子(IL-10和IL1-RA)能抑制局部炎症等。

案例:

案例一

2022年5月3日,由内母义明教授和生物治疗中心韩卫东教授领衔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发表在《Stem Cells Research&Therapy》杂志上。183名患者进行了资格筛选,最终招募了91名患者。入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n=45)或安慰剂(n=46),共有 73名(86.8%)患者完成了试验,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有 37名(82.2%)患者,安慰剂组有 36名(78.3%)患者。

治疗所用的干细胞是来自健康妇女的脐带中提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传代四次。符合资格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三次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00mL)或相同体积外观的安慰剂,回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数为1×10^6/kg,每次间隔4周。

出院后,每12周随访患者,并要求患者在随访期间内每天都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每周≥15次,包括5点曲线)。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有20%的患者在治疗后48周时实现了HbA1c<7.0%和每日胰岛素用量减少≥50%的目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4.55%)。在37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有5名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后 (12±7.6周达到无胰岛素水平,并在37.2±15.2周内也没有再次使用。相比之下,安慰剂组的患者则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中有5人在治疗后10到13个月的随访时间内摆脱了胰岛素依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下降,在治疗后9周下降到最低点,在20、32和48周时略有上升,但仍然低于基线值。在48周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了1.31%,而对照组仅下降了0.63% 。

研究显示,通过静脉输注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外源性胰岛素需求,缓解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II型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选择。

案例二

2016年7月,山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在期刊《实验与治疗医学》上发表了临床研究报告。入组该研究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61名,年龄在42-63岁之间,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为实验组:基础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两次,每次间隔四周;第2组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生理盐水,每次间隔四周。

研究结果显示,在36个月的随访期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估胰岛细胞功能的指标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急性或慢性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案例三

武警总医院2011年2-12月住院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40±5岁,糖尿病病程平均为5±2年。这些患者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三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C肽和餐后2h的C肽升高;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从治疗前的8.54±2.61mmol/L和13.70±3.20mmol/L降低为7.13±1.81mmol/L和10.30±2.71mmol/L。

所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1例患者中,胰岛素减量超过50%的为11例,有1例完全停用胰岛素,其余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结语:

随着对干细胞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被证实,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干细胞同样有治疗效果。

干细胞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预期,具有疗效显著、效果持久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可摆脱每日用药、每日多次用药和长期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以及长期用药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科技成果将给更多糖尿病患者康复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