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4-07 点击: 135
有这么一种隐藏在身体里的“病”
就像一个定时炸弹
埋在你的骨头里
那就是骨质疏松
全世界约有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罹患骨质疏松性骨折,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晚期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骨质疏松。
年龄大了,骨头的质量和强度就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得老化,老化的结果就是骨头的密度降低,随之而来就是骨强度的降低,容易导致骨折,也就是疏松性骨折。下面这张图给我们展示了正常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结构的对比。
▲正常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结构的对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轻的时候,我们的骨头有正常的骨密度,带来强壮的骨支撑力,它的力度可以撑起一头大象;而疏松的骨头,强度只能撑起一只兔子的重量;如果压力增加了,就会发生断裂,也就是脆性骨折。
而这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普通活动的力度即可发生骨折,比如轻微扭伤、打喷嚏等。常见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
2018首次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
引发骨骼疏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绝经期、营养不良,不足的钙质和维他命D的摄取,运动不足、体重偏瘦、吸烟和酗酒。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我们常听长辈说:“人老了,身上难免到处痛”,其实疼痛、驼背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一个公式自测“骨松”风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需要通过骨密度测定确诊。绝经后的女性、6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或每两年查一次骨密度。
大家平时可用亚洲人骨质疏松的自我筛查工具(OSTA)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
OSTA指数=(体重公斤-年龄)×0.2
OSTA大于-1: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OSTA在-1~-4之间为中风险;
OSTA指数小于-4为高风险。
左图:正常骨密度;右图:骨质疏松若出现中高风险,应尽快就医。不过,对于骨质疏松这种“悄悄病”药物治疗并不理想。
目前可以用止痛药等来治疗,如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和降钙素。在使用药物时应当注意老年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其他保守治疗选择还包括有限的卧床休息、支具、物理治疗、神经根阻滞和硬膜外注射。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尝试采用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
日前,发表在《干细胞杂志》上的临床研究显示,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改善身体功能。
这是首次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干细胞临床试验。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a期研究,研究对象为20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涉及到的药物有特立帕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特立帕肽是一种骨质疏松症药,优先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科研人员设计了2个组别:(1)单独使用特立帕肽(2)特立帕肽联合间充质干细胞(下称联合治疗组)。在20名患者中,其中14名患者完成了随访评估,其中7名来自单独使用特立帕肽组,另外7名来自联合治疗组。
图片来自文献1年的随访评估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特立帕肽治疗是可行和可耐受的,通过促进骨结构对骨折愈合有临床益处。另外还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目前认为干细胞干预骨质疏松的机制为
1.直接或间接促进成骨分化,
2.增加成骨细胞数量,
3.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4.改善骨代谢。
近年来,多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当中,尤其是脐带和胎盘等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总而言之,干细胞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并且能避免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ZZ
上一条: 打干细胞可以消除亚健康状态吗?
下一条: 广州干细胞可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